![]()

远山的呼唤·乙巳年立秋徐里题

海报〡远山的呼唤·韩一中国画作品展
![]()
![]()

韩一的画值得品味
文〡连辑
韩一,素未谋面。
通过老友吉尔格楞先生的推荐,我们有了电话联系。
她说近期要搞一个个人画展,让我说几句话。
开始我不以为意,当她发过来几张作品图片时,
我被她艺术才华的青蓝冰水之质所触动,所以就有话要说了。
下面是我读韩一中国画的感受和心得。

韩一〡远山的呼唤 2025
一是确立了充满诗意的主题。宋代欧阳修写过一首有名的小诗就叫《远山》:山色无远近,看山终日行。峰峦随处改,行客不知名。韩一中国画展的主题是“远山的呼唤”。那一帧帧画面就是远山随处改动的峰峦。虽然叫不出它们的名字,但画家仍然以行客姿态,终日行走追寻着它们,构成了一组又一组行客观山的主观镜头。在人山互望中,确切定位了人和远山似近却远的人与自然的空间关系,也确切定位了人与远山似远却近的情感上的亲疏关系。参照欧阳修的诗理解韩一的画,远山的呼唤,其更持久的回声则是人对远山的奔赴。

韩一〡远山的呼唤 2025
二是对藏民族雪域文化有独特的体验。韩一的远山多选在雪域高原。与其说这是对辽远山水的题材选择,不如说是对令人敬重的藏民族,这一高山草原民族的情感选择。藏民族世代以山为家,拜山为神;转山拜山成为他们神圣的精神生活。在他们自然崇拜的宇宙观和宗教观中,精神性的光明、黑暗和混沌的神性三界正好对应着人世间天、地(山)、人的物性三界。对于一个画藏地山水的画家,你不把自己变成藏民,不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,那你只能画一些流于浅表的技术性的残山剩水。韩一深谙此理。从她的画面情绪里,能感觉到她在身份转换和情感融合上是下过功夫的。所以她画的物性的藏山藏水,恰切地重合在光明—黑暗—混沌的神秘意境之中。

韩一〡远山的呼唤 2025
三是提炼出辨识度很高的审美取向。韩一的山水艺术审美完全不同于传统范式,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很高的辨识度。藏区的山水,有别于任何地方的山水样貌。比如它的傲不可攀让它显得崇高圣洁;它的拥云揽雾让它显得雄浑霸气;它的危峰兀立让它显得峥嵘苍厉;它的苍鹰孤盘让它显得深远静宓;它的濯濯童山让它显得荒疏裸见。作为画家,要想用绘画语言准确地闸述这种物理特征,那你必须把这种客观的物理特征通过你的精神咀嚼,转化成一种主观的审美特征进而凝炼成你的审美取向,这样你的画面才会充满藏地山水与众不同的美景、美感和美妙。这应该是韩一山水画的审美追求。

韩一〡远山的呼唤 2025
四是有融通中西的现代构成意识。韩一画的是中国画,但她的画中又不时飘散出西方抽象艺术的趣味。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,西方绘画的现代构成理念和中国画的传统写意理念形成了时空互动。西方现、当代的绘画流派强调图式的现代构成。他们不再循行传统路径去精准表现客观对象,而是突破物象、时空的制约,强调画家对客观物象的主观解释、主观表达;用纯粹的线条、形状、色彩、笔墨等手段把眼中所见,幻化成心中所願。其实,中国画古老的写意精神早就强调得意忘形,神采为上和主观情感的渲泻。看韩一的画,能感受到她在理解中国画写意精神基础上,大胆借鉴西方抽象绘画的现代构成理论和技巧,并在中西抽象绘画理念的融合上做了大胆、有效的实践探索。

韩一〡远山的呼唤 2025
五是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。韩一的画归类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山水画。中国的山水画于隋唐独立成科,有着传统、精典的理论概括和创作实践。特别是五代荆浩概括的气、韵、思、景、笔、墨六法,成为后世山水画技法的圭臬。韩一在这些技法训练上是下过真功夫的,特别是她能把这些技法组装起来,综合运用。比如她的画,简约构景,扎实写线,充分泼水,洁净设墨,巧妙点色等等。所有这些技法都是笔随心走,重在体现冥思,重在营造意境,重在突出神采。
作为青年画家,韩一的天赋高,出道的起点也高。相信她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,会更加从容自信,不断加强综合人文修养,下足画外功夫,用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自己的艺术之树。
2025年8月26日
于京

![]()
![]()
· 关于艺术家 ·
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
李可染画院研究员
北京市西城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人民美术出版社签约艺术家
中国教育电视台《丹青中国》栏目特聘艺术家
河北省文学艺术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员
![]()
![]()
· 作品欣赏 ·






“文图”均可放大阅览
声明:转载内容,请标明来源。

![]()
![]()
·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