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名家作品 > 权威推荐 >> 文章内容

【中国美术市场报】裴开元 : 以墨为史 重溯近代风云

[日期:2025-08-21 16:18]   来源:  作者:子美   阅读:37138






  裴开元〡水墨与历史的深刻对话  








   以墨为史,重溯近代风云   


一一 赏析裴开元画作南京条约

文〡玛吉阿米.木槿



裴开元先生这组聚焦近代历史的画作,是水墨与历史的深刻对话。以《南京条约》等屈辱条约为脉络,借传统笔墨回溯民族伤痛,兼具艺术张力与历史厚重。


在题材方面,是历史记忆的艺术打捞。选择鸦片战争、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节点,将条约文本、中外军人形象熔于一炉,是对民族集体记忆的郑重打捞。《南京条约》页上,签订场景的群像、条约文字的斑驳,把百年前的屈辱具象化;中外士兵的对峙图,以“英国鬼子”“法国鬼子”“清朝旗兵”的并置,直观呈现力量悬殊与历史冲突,让观者触摸到民族苦难的肌理。


在技法方面,是水墨语言的历史转译。开元先生以水墨为媒介,完成历史叙事的艺术转译。人物塑造摒弃写实照相式复刻,用粗粝笔触、晕染墨色勾勒神态——外国士兵的硬朗轮廓、清朝旗兵的服饰细节,在写意中藏着写实功底;场景营造以淡墨铺陈沧桑感,条约文字与人物群像的呼应,让静态画面流淌历史动态。这种“以墨述史”的方式,突破传统历史画的宏大叙事,以个体视角的生动,激活历史的共情力。

从画作的价值方面无疑更具鲜明的意义。从铭记与反思的双重维度来看,画作不止于“记录”,更在“唤醒”。通过对屈辱史的艺术重构,传递出铭记苦难的重量,也暗含对民族坚毅韧性的回望——清朝旗兵的存在,是衰弱中的坚守符号。观者在水墨晕染里重读历史,既为往昔伤痛扼腕,也因艺术呈现的力量,生发出对当下的警醒与对未来的思索。

裴开元以笔为戟,以墨为锋,在历史与艺术的交融处凿出通道,让沉睡的近代记忆,借水墨苏醒,成为照见现实的镜与激励前行的火。













   · 作品欣赏 ·  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作品局部



作品局部



作品局部



作品局部











    关于艺术家    





  裴开元  


裴开元,1964年出生,江苏省泗阳县人,先后毕业于大连军医学校、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和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班。

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;中央国家机关美协常务理事;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创作员;中央文史馆画院研究员。为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、东北师范大学、吉林艺术学院、山东大学艺术学院(威海)、郑州大学艺术学院、衡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。

为“中国人民大学名家工作室”和威海油画小镇“裴开元工作室山水、人物画高研班”导师。2012年被评为“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30位画家”之一。













 “文图”均可放大阅览 














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