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名家评论 >> 文章内容

【艺术态度】策展人张驰一一谈“福报”

[日期:2020-07-21 15:56]   来源:  作者:杜鹃   阅读:45977




   李晓军 / 书  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此时此刻经过沉思使我想到最多的就是“福报”,所谓福报即是福德报应,出自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夫造祸而求福报,计浅而怨深,逆秦而顺楚,虽欲毋亡,不可得也。”这不是形而上的唯心,也不是封建迷信,而是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的深刻注解,是我们芸芸众生应该遵循的处事哲学。







  李晓军 / 书  



        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许多人在探求福报的来源,福报其实是自己设造的,会获多深福报,亦是自己的抉择。福报不是上帝或是神明赐予的,福报是凭借自身奉献换来的,正所谓欲得福报,必先播种善行。昨日种种,皆成今我,切莫思量,更莫哀,从今往后,怎么收获,怎么栽?所以不必艳羡旁人的福报深浅,只需撒播勤俭、结缘、喜舍与奉献的籽种,就定能收获福报的硕果。恰如胡适先生笔下:“生命本没有意义,你要能给她什么意义,她就有什么意义。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,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”,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古人云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普罗大众的初心即为善心,只有向善,才是获得福报的唯一途径。何为向善,何为善?奉献即为善,而奉献必定是无私、真心且不求所图的,也就是他人口中所谓的“吃亏”。“吃亏奉献”的人,才是有修有养、有德有行的君子。






  苗再新 / 绘  
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福报是可增能减的,但有人一味消耗福报,而有人则储积福报。——何为储积福报?所谓“助人者,人恒助之”,当行有余力时,就投身善事,真诚帮助旁人,即为储积,则福报自然源源不断。而有人无法参悟其中道理,仅着眼当下个人利益得失,计较分毫,即为心胸狭窄且格局不高,此等人不仅对福报锐减怨天尤人,如遇灾难,则愈加自怨自艾。如此相映对比之下,令世人自省一条生存法则: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帮扶,离不开大自然赐予的日月天地、山川草木,更离不开将感恩之心回馈他人。因善恶终有报,我等方能自在无忧活于世上,故需以万分感恩之心坦然面对无常事,尽己所能回馈旁人、体恤现世、守卫家园。







  李晓军 / 书  








   :  

 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张仪(?~前310),魏国人,

   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,学习谋略,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









   苗再新   


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、

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、北京文史馆馆员、

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、国家主题性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、

中国画学会理事,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。







   李晓军   


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原执行院长,

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、研究员,国家一级美术师,

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、中国书法院研究员,
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

北京市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荣宝斋画院教授。











   张 驰   


笔名风清扬,号散淡之人。

民盟盟员,策展先锋,研究员,

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、外联部主任,

北京市海淀区文联副秘书长及美协副秘书长,

乌兰察布市书画院名誉院长,乌兰察布市政协委员,

文化部民族民间艺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。


“公益美术支教中国行”大讲堂创始人,

“守护生态家园”美术记录生活的发起人,

“手拉手——资助贫困地区儿童”活动的组织者。

获得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颁发的“文化使者”称号,

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颁发为“京蒙文化交流美术作品展”连续举办的突出贡献荣誉证书,


政协乌兰察布市委员会颁发“助力脱贫攻坚慈善捐赠”荣誉证书,

乌兰察布市民盟颁发“为新冠疫情善行义举”荣誉证书,

国家民族画院颁发“为民族间美术交流做出贡献”荣誉证书,

北京文联致抗疫捐赠善举感谢信。





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“艺术态度”




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