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展讯动态 >> 文章内容

质疑中国艺术品市场三大怪现象

[日期:2012-05-20 11:58]   来源:大河报  作者:余靖静   阅读:36152


0712a2002.jpg

资料照片

  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2004年、2005年“高热”后,去年以来“遇冷”,不少业内人更是五味杂陈,有呼“上当”的,有迟疑观望的,人们内心更加关心,在被称为“调整年”的2007年,艺术品市场的走向会如何?专家的观点是:艺术品市场只有直面炒作风气带来的三大弊病,才能降虚火、甩水分,在阵痛后迈进春天。

  【价格起伏好比“过山车”】

  2003年突然“发力”的中国艺术品市场,其发展的“超速度”曾令业内惊喜,现在则被证明是非理性的。2005年年末的统计数字显示:中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达7000万人,年交易额近200亿元。

  然而,到2006年后,这种“超速度”的后遗症逐渐显现。根据一位买家的自述,他在2003年买画时价格约为5000元/平方尺,后两年曾飙至2万元/平方尺,2006年后又降到6000元/平方尺,回顾当年“一次拍卖一个价,原本几千元的单价,一年内就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”的“好光景”,再面对如今说跌就跌、只要卖出就亏损的现状,不由得叫苦不迭。

  “如今价格往下走是正常的,因为这意味着调整,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规范起来。”一家拍卖公司负责人表示,艺术品市场正在稳步发展,暂时调整既能培养收藏者的鉴赏水平,也利于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,调整后市场会往上走。

  【买艺术品当做买股票】

  艺术品有赝品,中国的收藏队伍也有投资者与投机者并存的良莠不齐的现象。在采访中,无论是拍卖行负责人、画廊经营者还是艺术家,都向记者强调这样一个观点:艺术品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产品,因此除了真伪外,还要懂得鉴赏其艺术价值。但现状是很多人在审美情趣、鉴赏眼光方面不具备艺术品经营能力,只是把它当股票炒来赚钱。

  某画院负责人陶小明说,2003年后在拍卖场上一些表现“生猛”的内地买家,由于鉴赏知识缺乏,变成盲目的“斗富”,常在佳士得、苏富比等拍卖会上报出“天价”。

  许多投机者还玩起了“击鼓传花”的游戏。“一批当代书画家亲身参与了对自己作品的炒作。”西泠印社艺术总监叶三宝说,“就像‘击鼓传花’,游戏里拿到‘花’的最后一个人,传不出去,他就被套住了。”

  陶小明说,中国艺术品市场真正需要盘整的是急功近利、一夜暴富的思想,艺术品投资者应该抱着长期投资的观念。“质量是硬道理”,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。

  【冷落画廊热衷拍卖行】

  在国外艺术品市场,画廊与拍卖行各司其职,分管日常与少量精品的艺术品交易。而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里,一级画廊市场经营惨淡,二级拍卖市场却如火如荼。

  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,离不开正常的一级市场。据介绍,画廊的优势包括:拍卖会上常见的是几个收藏者竞拍同一作品,成交价容易“虚高”,而画廊是按照市场价来确定艺术品的价格,买家“红点”一贴,不会有第二人出价;一家拍卖行一般每年只举行两次拍卖会,画廊则随时待客。

  国内的画廊业为何发展不起来?叶三宝认为,一是真伪问题解决不了,二是作品来源解决不了。这些都是值得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。

  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,判断艺术品的价值、鉴定其真伪并不容易。